办事指南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中院公众微信 中院官方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乌兰察布市法院三名同志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2020年全区法院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2021-02-08 16:29:20 打印 字号: | |

2020年,乌兰察布市法院王树领、曹经亚、宝国祥三名同志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区法院先进个人。


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四子王旗忽鸡图乡哈拉圪那村工作队王树领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王树领同志自2017年9月被选派到距集宁180余公里的四子王旗忽鸡图乡哈拉圪那村任扶贫工作队队员、2018年10月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该同志在哈拉圪那村从事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真正把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始终以发展农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各项精准扶贫工作。

一、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哈拉圪那村委会位于忽鸡图乡东部较为偏僻的山区,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876户1806人,常住人口183户329人,其中党员43人,35岁以下10人,妇女党员6人。截止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1户104人。

     开展调研,吃透村情是做好帮扶计划的第一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先熟悉村情村貌、贫困情况等。自从驻村以来,王树领同志便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四处走访,了解村情,听取民意。根据走访情况,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在了解村民想法,征求村“两委”意见后,为所驻村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还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遍访和回访,制定帮扶措施,使村民生活得到大改善。

    二、讲政治、重学习,尊重实际,脱贫攻坚卓有成效

   1、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农民致富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紧密结合哈拉圪那村的工作实际,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周密部署,真抓实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2、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围绕这一点,该同志以精准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坚持因人而异,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帐、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

3、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了解后席片、红井卜子自然村自来水存在季节性缺水,二队自然村无人饮井的情况,该同志召集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召开会议研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2019年为后席片、红井卜子新建自来水井一眼,解决了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为二队自然村新建机电井一眼,彻底结束了二队村民祖祖辈辈人畜缺水的历史。

4、经过走访调研,多方协调,2018年申请国家扶贫资金70万元与四子王旗北国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项目集体经济发展合同,通过“草粮饲储联动”模式,带动农牧民实施无风险、低成本、高效益舍饲养殖,为村集体带来5.6万元的年收入,2019年申请国家扶贫资金60万元与四子王旗联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项目集体经济发展合同,为村集体带来4.8万元的年收入。

5、通过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7年度对贫困户进行了圈舍和种公羊养羊补贴,激发了贫困户养殖积极性,与中加公司、赛诺公司进行认购资产帮扶项目合作,采取返租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2018、2019年度对贫困户发展了散养鸡产业,每户平均30只,鸡饲料发放40斤;2019年与北国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对无劳动能力及外出贫困户进行托管代养母羊14只扶持项目。每只基础母羊1500元,每只羊每年为贫困户分红90元,5年后给予贫困户同龄母羊14只,进一步为贫困户增收;2019、2020年度对贫困户进行了产业菜单式补贴。

6、改善人居环境,对影响村容村貌的闲置危土房进行拆除,新建公共厕所19个、户内厕所66个,为村委会所在地及孔独林新村安装了路灯,同时积极利用乡村保洁员进行日常清理工作。不仅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全村人民生活水平。

三、严于律己,心系贫困户,得到群众的好评

1、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严明纪律,规范管理,本着思想为先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学习,提升能力,吃住在村,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长期驻村,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2、针对村委会的办公设备匮乏等情况,积极向派出单位申请协调台式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复印机三台,既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效率,又方便了群众。

3、哈拉圪那村贫困户因病致贫23户,占贫困户一半以上,工作队时刻关注有大病重病的村民医疗救治及费用报销情况。前席片村民宫书文配偶,2018年因尿毒症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高额的手术费及后续治疗费用,对于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王树领同志一边安慰宫书文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一边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开会研究纳入其为贫困户,现在的后续治疗费用每年10万元左右,通过新农合报销、大病补偿、民政医疗求助,最后自付费用在他的承受范围。宫书文说“要不是国家的帮扶,我们一家简直不敢想今后的日子咋过,健康扶贫太重要了,让我们这样的家庭有了生活的希望”。

4、王树领同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2019年6月6日晚上八点半左右,哈拉圪那二队村民张全福打来电话,说话中带着怒气与手足无措的焦急,隔壁村的一群马在自家与旁边村民的小麦天地里将青苗啃食、踩踏的特别严重,村民张全福情绪激动的说,马群再来的话,几户受损严重的村民只能给小麦喷药来防范马群。通话过程中,王树领同志极力安抚着村民张全福,请张全福跟麦苗受损的村民做好思想工作,不要做出喷药等触犯法律的极端事情,同时承诺会尽最大的努力尽快处理此事。与张全福通话结束,第一时间与哈拉圪那村主任取得联系说明此事,并向忽鸡图乡政府汇报了此事,请乡政府帮忙协调联系到隔壁村马群的主人,要求对方管束好自己的马群。经多方努力与沟通,马群再没有来,此事得到了圆满处理。像这种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纠纷数不胜数,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

通过王树领及驻村工作队全体的倾情帮扶,共同努力,哈拉圪那村于2018年退出贫困村,2020年最后两户贫困户也已达到标准,正常脱贫,虽然较好的完成了整村脱贫任务,但为了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他和他的战友们将严格按照市中院以及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和指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基础,认真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确保打赢这场艰巨而光荣的脱贫攻坚战。

 

 集宁区法院曹经亚个人事迹材料


曹经亚,男,汉族,1989年1月2日出生,本科毕业于中北大学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现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就读。2013年10月考入集宁区公安局工作,先后在治安行动大队、法制大队工作。2015年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执业资格证书A证。2016年10月考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民法院,分入研究室工作,兼任法官助理,2020年9月份,因工作需要调入虎山法庭任法官助理。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集宁区法院先进个人,2018年度被乌兰察布市中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19年因工作实绩突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一、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该同志勤奋好学、踏实能干,坚持把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一名法院干警,他不断提高政治修养、政治站位,始终具有坚定政治理想、政治立场。通过不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会上跟学、会下自学的方式,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将习总书记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业务学习上,他多次参加高院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并始终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志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法律素养,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2015年以400分的成绩通过司法考试,2019年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以优异成绩被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录取。

二、兢兢业业,干出实绩。该同志进入集宁区法院以来,在全院绩效考核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将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工作亮点和先进事迹,撰写成宣传稿件并投稿,至今已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报刊,搜狐网、中国法院网、光明网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文章20余篇,在各类省级媒体发表文章50余篇,为宣传本院工作贡献了力量。2020年9月进入虎山法庭后,已参与办理各类案件100余件,攥写裁判文书80余份,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法院青年干警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研究室业务涵盖方方面面,综合性较强,为了做好各项工作,他多次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撰写各类材料,为收集调研资料,多次深入各单位走访座谈并收集意见,走访法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当事人,撰写、报送各类调研文章10余篇。进入基层法庭之后,为提高办案质效,让“公平正义”更快更好实现,“5+2”“白+黑”更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但他从无一句怨言,始终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尽心竭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自律自省、修养德行该同志始终能严守政治纪律,遵守党纪法规、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专题会议,在思想、作风、学风等方面能够做到自省自励,防微杜渐。工作中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能够主动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保持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和克已奉公的工作精神;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待人诚恳,能够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受到了领导、同事和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化德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宝国祥同志先进事迹


一、基本情况

宝国祥,男,1964年4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1979年在51138部队服兵役,1981年12月分配到化德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办事员、审判员、驻村第一书记。

二、所获荣誉

2015年5月,按照组织要求,宝国祥同志被派驻到六支箭村开展扶贫工作,2018年8月被选任为第一书记。六支箭村情复杂、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人文环境差,精准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在六支箭村工作期间,他紧紧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不畏艰辛,攻坚克难,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主动担当作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加快六支箭村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经历了国家、自治区、市级、县级四级检查验收后,在2019年12月六支箭村121户2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6年获法院个人三等功、2017年被评为脱贫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共产党员、清风干部。

三、工作业绩

(一)心里装着六支箭村,一门心思让村子富起来

2015年5月,宝国祥刚到六支箭村时,这个原来六支箭乡政府所在地的村家底还很薄,发展仍然滞后,他来之前六支箭村一直在探索发展的路子,但发展思路还不甚明晰。他坚信,发展才有出路,发展才有实力。只要发展的路子对,只要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完全可以实现脱贫致富。于是,他跑遍全村,和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情况,与村“两委”成员和党员深入交心,谋划六支箭村发展方向和脱贫措施。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走访,宝国祥认为,一是要转变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二是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村民的发展热情被激活了,他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真研究制定了以发展养殖业为主,异地搬迁、政府兜底为补充的帮扶措施,在2018年实现脱贫84户187人。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肉羊养殖、肉驴养殖、沙葱种植等特色种养业,目前全村养羊100只以下的有46户,100只以上的有近20户。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保障脱贫车间正常运行,村民月收入增加1300元左右。为提高六支箭村民的生活质量,宝国祥多方协调沟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通了村级水泥路,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修复了自来水等设施;累计拆除旧房400余间,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牢记党的宗旨,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只有做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为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重新打井5眼,安装水泵和井房大门,保证村民一年四季都有安全、干净的水喝。2018年冬天,家住幸福院的老许老刘两家发生火灾,过冬的煤、肉以及衣服家具等物资大部分被烧毁,老人们伤心难过,连过冬也成了问题,他知道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查看情况并向乡政府汇报,并积极与县红十字会协调,为他们申请了救助金、棉被、米、面等物资。外出十多年返乡的70多岁农民老赵和老伴,回村后没有土地也找到了他,宝国祥了解情况后,努力调解,解决了老两口土地问题,而且帮助销售了400多斤葵花籽,还建议他们制作手工山药鱼,并帮助销售了900余斤。物质生活上去了,村民对文化提出了新希望。他积极协调县文化和旅游局为村秧歌队配备了价值2万余元的乐器等音响设备和一些文化器材,村民自编自演快板《法官跟群众心连心》称赞党的政策好,扶贫干部好,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宝国祥在六支箭村一直扮演着基层调解员的角色,他走村入户宣传政策、排查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村民们都评价他:“事事想着群众,考虑得周到细致,群众没想到的他都能想到”。

(三)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建立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宝国祥到六支箭村后,将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工作“先手棋”,重点从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夯实党建基础。积极联络帮扶单位为六支箭村资助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既完善了党支部办公设备,又方便了群众办事。坚持学习和议会制度,制定三年脱贫规划。在他的带动下,六支箭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素质。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和“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规范制度,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三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有力地助推脱贫攻坚进程。

四、廉政建设

宝国祥同志自觉遵守机关工作制度、纪律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等各项规章制度。他认真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五个严禁”、“四个一律”的规定。他时刻以身作则,带头廉洁自律,坚持依法办案,强化严肃执法的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注重廉洁自律,能努力作到不为私权所屈,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利益所动。  

宝国祥同志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担当奋进的的工作精神,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中,他紧紧牢记选派干部到村就是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的,是发展的领路人,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辱使命,凝心聚力谋发展,尽心尽力办实事,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群众的信任。


 

 

 
责任编辑:宣教科